
發布時間:2011-09-21 17:23:23
近期,“地溝油”問題再次成為百姓關注食品安全的熱點。深圳的“地溝油”管理現狀如何?深圳有沒有建立起
責、權、利對等的監管體系?如何才能杜絕“地溝油”的產生?……連日來,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并采訪了市
、區城管等部門和專業人士、市民。
餐廚垃圾
僅1.1%正規處理
“地溝油”的源頭是餐廚垃圾。市城管、市場監管局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市賓館、酒樓、食堂等大
小餐館大約有68000多家,餐廚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日均產生量約為1800噸,其中廢
棄食用油脂(包括地溝油、老火油和潲水油)約為150噸。深圳有資質處理餐廚垃圾的企業只有1家,日處理
量為20噸,僅占全市日均餐廚垃圾量的1.1%,其余則去向不明。
在市城管局工作10多年的一位“老城管”告訴記者,過去,我市餐廚垃圾絕大部分由收運企業單獨收運或
通過現有的生活垃圾收運系統,送往生活垃圾處理廠(場)處理;大部分廢棄食用油脂被原市環保局核準的一家
企業收運、處理,制成生物柴油或工業油脂,部分廢棄食用油脂和廚余垃圾混合收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廠(場)處
理。后來,由于多種原因,該企業撤出深圳。直到2010年,深圳首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才建成投產。
管理問題
多頭管理少作為
餐廚垃圾管理,涉及多個政府部門。
目前,涉及餐廚垃圾管理的主要法規,除國家《食品安全法》等外,深圳有《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
管理條例》及2007年10月實施的《深圳市餐廚垃圾管理暫行辦法》。根據這些法規,“地溝油”涉及刑事
犯罪的,由公安部門負責;生產、銷售和餐飲消費環節涉及“地溝油”的,由市場監管、衛生等部門負責;餐廚
垃圾收集、運輸,由市、區城管部門負責;處理餐廚垃圾的資質企業審核,則由環保部門負責。
從上述法規相關條文來看,不可謂不“嚴”。《食品法》要求食物油使用單位必須提供進貨憑證等,對違法
企業可吊銷執照等處罰。深圳進一步明確,餐廚垃圾應當委托清潔企業單獨收集、運輸、處理。禁止將餐廚垃圾
交給其他單位和個人,違者將予罰款。
有關專家表示,從理論上講,有了這么完善的法規,有了這些部門各司其責,完全能管住“地溝油”。但是
,如果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必然會導致整個管理鏈條上的脫節,產生漏洞不可避免。
事實也的確如此。記者在市、區城管部門了解到,至今,沒有一家酒樓因把餐廚垃圾私自交給無資質企業處
理被處罰,也沒有一家無資質企業因收集餐廚垃圾被罰款。
尷尬現狀
“三角”關系尚未理順
餐廚垃圾產生、收集、處理鏈條中,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并出臺相關管理規范和政策,
有資質的專業企業負責上門收集、處理,實行廢物再利用獲取利潤,酒樓(單位)負責將產生的餐廚垃圾交由資
質企業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