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11-07-13 10:41:30
隨著大運的一天天臨近,家住寶安的林先生開車行經西鄉大道時,有了與以前明顯不一樣的感覺,“以前坑坑洼洼的地方都被填平了,泥頭車過后留下的泥巴少了,路面看著比以前干凈不少。”實際上,不僅僅是林先生,很多寶安人都有寶安在一天天變干凈漂亮的感覺。日前,記者從寶安區城管局獲悉,為了以潔凈的市容環境迎接大運會的到來,自2月份開始,全區加大市政道路沖洗工作,并對城鄉結合部、內街內巷、城中村等環境衛生薄弱區域加大治理力度。截至6月22日,全區共清理衛生死角3018處,寶城處理城管數字化環衛投訴962宗,處理率達100%。
城市道路大“洗臉”
寶安是深圳對外交通的門戶,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足球賽場、高爾夫球賽等設在寶安,寶安需要以一個干凈整潔的市容環境迎接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目光。
“自2月份開始,我們全區加大市政道路沖洗工作,要求市政道路要達到路面見本色的效果。”據寶安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負責寶城環衛清掃保潔作業的潔原等承包企業新購置了高溫高壓人行道沖洗機和高壓沖洗車等沖洗設備,每天對寶城市政道路(護欄、門店前、人行道、輔道等)進行徹底“洗臉”。同時區環衛部門要求各承包企業將每日道路沖洗灑水增加工作量以及下一步沖洗計劃上報。
家住寶安徑貝新村的李小姐對于城中村環境變化也感觸頗大,“以前垃圾亂堆,天氣一熱味道就很難聞。現在垃圾少了,整潔很多,我們住得也舒服些了。”寶安作為原關外區域,擁有大大小小不少城中村,而城中村一向是清潔工作的薄弱環節。針對這一問題,城管局工作人員表示,為保證全區清掃保潔不留死角,各街道增加了清掃保潔人員。如民治街道投入300多萬元整治城中村和清理衛生死角,增加清掃保潔人員90多人,調用6臺水車加大重點道路的沖洗,加強布龍路清掃保潔工作。
記者了解到,自啟動“迎大運、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行動后,區環衛部門建立了覆蓋全區的3個環衛專項監管組、4個清掃保潔監管組、6個街道環衛督辦組、12個義工巡查服務組,重點加強對市容嚴管區和比賽場館及重點區域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公廁管理、轉運站管理及環衛設施維修等工作的監管。同時,區環衛部門表示,還將積極與交通運輸等部門協調,加強對107國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機場等重點區域的環衛監督管理。截至6月22日,全區共清理衛生死角3018處,寶城處理城管數字化環衛投訴962宗,處理率達100%。
投入4893萬元加大環衛保障
在談到深圳各區環境衛生時,不少深圳人腦海中會浮現出兩幅不同的畫面:原特區內道路整潔、綠樹婆娑;原特區外塵土滿天,垃圾亂堆。
今年兩會時期,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蒙敬杭在面對媒體時曾表示,“關于市政道路環衛保潔收費標準,寶安、龍崗和原特區內4個區的差異較大。”他認為深圳市對城中村整治投入很大,但尚存在衛生“死角”,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城中村道路的環衛保潔收費標準不能完全落實。
寶安城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寶安區環衛清掃保潔單價為3元/平方米每年,而市環衛局的清掃單價為6.48元/平方米每年,“環衛清掃保潔單價低一直制約著我區環衛清掃保潔標準”。
記者了解到,為提高環衛清掃保潔單價,寶安區城管局會同區財政局聯合向區政府報請審定,經2011年3月29日區政府四屆一三二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全區道路清掃保潔標準將嚴格按照區城管局核定的市政道路特級、一級、二級(含社區道路)、三級、四級道路和綠化帶管養標準,從2011年起分3年過渡,逐步提高全區道路清掃保潔預算執行單價。今年以來,寶安區已將部分主要干道、社區的清掃保潔管養經費標準提高至6.48元/平方米每年,至2013年將全面落實市清掃保潔指導單價標準。
據城管局工作人員透露,自開展“迎大運,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大干200天行動以來,全區各街道共投入4893萬元加大環衛保障工作,其中清掃保潔經費投入1494萬元,環衛設施設備購置投入3399萬元。還于今年2月新購置了12000套果皮箱,4月底前已全部下發至各街道并已安裝完畢。全區100座環衛工具房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99座,153座公廁升級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剩余未建設部分計劃于七月初全部完成。
除增加環衛投入外,區環衛處的工作人員表示,為使環衛工作更專業,符合市場化趨勢,今年以來加快了外包步驟,即通過公開招投標,將清潔工作外包給符合資質、有信譽的清潔服務公司。而通過制定高標準、高起點的清掃保潔管理標準和完善的巡查、考核管理制度,加強對外包服務企業的管理和考核,實行優勝劣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