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11-04-15 11:56:42
東方市環衛局有600多名環衛工人,肩負著八所城區及周邊村莊和社區的清掃保潔任務。 是他們,用一把掃帚掃出了東方的文明;是他們,用一個簸箕端出了東方的整潔;是他們,每天清晨奏響了勞動樂章的第一個音符。而我們,又在什么時候深深感謝過他們?環衛工人待遇差,工作累,已成共識,很少有休息日,有什么小病,都是強自忍著繼續上班。這些可敬的環衛工人為我們付出得太多,可他們得到的實在太少。這群可敬可親的環衛工人,都是些默默無聞的“老黃牛”。當記者采訪他們時,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搖搖頭,表示手上的活還有很多,前面還有長長的街道需要打掃。
試想,如果沒有這些環衛工人,我們的東方將變成什么樣?當城市的一角不整潔、干凈時,市民就會說這些環衛工人到底在干什么啊?這只能說明我們對這些環衛工人關心得太少。近日,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建言可否讓環衛工人真正休息幾天,但這不可能,就連他們自己的環衛節也不能放假休息,因為,城市一天也離不開他們。
他們是我們最該尊敬的人。尊重環衛工人工作,就是關護我們身邊的環境。
成績篇
一年來,東方市環衛局在東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相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堅持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契機,以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為目標,堅持“四化”工作方針(即清掃保潔機械化、收集清運密閉化、垃圾處理無害化、設施設備景觀化),與時俱進,不斷改善城市衛生環境,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去年,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取得了“四個增加、四個加大、三項提高、二個轉變”的成績。“四個增加”:一、增加保潔面積和清掃隊伍,保潔面積由過去的138萬平方米擴大了268多萬平方米,人員從414名增加為現今的600多名;二、增加生活垃圾清運面,過去主要在城區,現在增加到9個城中村;三、增加環衛設施設備,過去環衛機械單一,人工操作強度大,現在添置了道路清掃車一輛、垃圾壓縮車3輛、垃圾屋60座、拖拉機16輛、大小型環保箱75個。提高了勞動效率;四、增加了經費投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四個加大”:一是加大清掃保潔力度及城區主干道、社區街道及夜間清掃保潔;二是加大收費管理力度,原計劃征收125萬元,實際征收133萬元,超額完成全年的收費任務;三是加大以環衛重點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力度,投資3691萬元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場、增建21座公廁;四是加大宣傳和監督力度。“三項提高”:環衛工人待遇提高,由過去月工資不足千元提高到千元以上同時辦理了“五項社保”基本與海口市、瓊海等地標準一致;市民衛生意識提高,經過東方環衛局采取各種方式多次宣傳教育,大部分市民積極配合環衛工人,亂丟亂扔現象比過去大幅度減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2010年達到無害化處理率91%;“二個轉變”:一是垃圾收集清運方式,由過去的敞開式轉為密閉式;二是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垃圾處理由過去一燒了之轉變為無公害化處理。
建設篇
據鄭琪琳局長介紹,該局新領導班子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一線,在一線中調研分析問題,及時解決,工作重心下沉,現場跟車跟班作業,養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領導干部自身先做到,營造了“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的有益、良好的工作氛圍。
強化服務意識,轉變作風觀念,完善環衛機制,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由管理服務型單位向服務型單位轉變,以“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三個一流”為工作目標,營造“精、嚴、實、快、廉”的五字工作作風,建設“務實、高效”的環衛服務隊伍。
強調安全生產是環衛作業的重要問題,牢固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安全生產貫徹到工作實處。一年來,未發生一起重大事故。
加強門前三包責任制的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有效控制亂丟亂倒亂扔垃圾不良現象,市容市貌改觀較大。加強城中村衛生管理和城鄉結合部及高速公路兩側衛生環境整治,徹底改變了無人管理狀況,提高了環境衛生水平。對城區主次干道實現實行全天清掃保潔,實行環衛工人“一掃保干凈”制度,環衛工人一次打掃后要負責衛生責任區的全天候保潔,確保責任區道路干凈整潔。除了白天保潔外,還加強夜間保潔及垃圾收集工作,提高了城區衛生環境質量,確保日產垃圾日清,目前,東方城區日產垃圾165噸,該局在運輸車輛較少、任務繁重的狀況下,仍完成年生活垃圾5萬噸的清運任務。
苦樂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東方市委、市政府對環衛工人生活非常關心,去年增加了800多萬元用于提高一線環衛工人的待遇,為他們上了五項社保,月工資從原來的700多元大幅度提高到每月1000多元,工人十分滿意,環衛工人中大多數為女性,大部分來自農村,生活較困難。在城區多數租房住。該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實行人性化管理,把保障和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提高職工福利擺在突出位置,積極采取各種措施,著力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以實際行動讓職工感受到單位的關愛,最高限度地激發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有力地推動了環衛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來自新街斯文村的小唐,年僅19歲,父母是環衛工人。她說在這里干是苦點但是這兒的大姐大哥對她很關心,剛開始時,自己力氣小推不動垃圾車,大家幫她推。大伙對她很關愛,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雖然外面很多用人單位在招人,給的待遇比這高,但自己很愛這個職業,愛這個集體,現在的工資也不差比在農村生活好過多了,有保障,苦點臟點算不了什么,只要自己喜歡就行;環衛女工人阿香自從1999年就干這行了,她介紹剛開始月工資是300元,工作量不大但待遇低,自己差點堅持不下去,由于自己家庭太困難,家有三位親人病要用錢養病,曾拿過月工資130元的她堅持下去。現在單位已把她列入特困家庭對待,逢年過節都給予極大的關懷,她說現在的待遇比過去確實好多了,自己更加珍惜這份工作;環衛女工阿欣身有疾病,但仍堅持在崗位上,她主要負責東方大道市島西林場至二環路口交接處,共4000多平方,她向記者反映這兒車流量大,一些車主開車時忽視環衛工人的存在,每當開車經過自己身邊時沒有減速慢行,甚至有的車行駛中向車外丟棄垃圾,為了保持路面干凈,她一邊避著來往的車輛一邊打掃。環衛工人阿麗2004年從事這份工作,她說剛開始時待遇低,被人看不起說是掃大街的,自己剛開始干沒幾天就想打退堂鼓,有位領導得知后,找她談話,給她打氣,鼓勵她繼續做下去。現在在八所租房住,日子過得有些艱難但隨著待遇的提高感覺到日子有奔頭了。環衛工人們的日子過得雖不太寬裕,當別人最需要時伸出援手。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地震災害,損失十分嚴重。東方市委、市政府發出為玉樹縣災區捐款的倡議,東方環衛工人自發踴躍捐款,為災區人民奉獻一份愛心。
呼吁篇
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系統社會化工程。目前,東方環衛現狀仍處底子薄弱,機械化程度不高,環衛工人作業條件和福利待遇還有待改善和提高;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垃圾清運、路面清掃質量不高,市容環衛整體水平尤其是晚間保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垃圾收集點、轉運站規劃建設,布局不盡人意,市民意見較大;衛生宣傳力度不夠,市民環衛意識較差;尤其是部分市民對環衛工作支持力度不夠,衛生意識差。
改變“多數制造臟亂,少數人治理臟亂”的不利局面,引導市民自覺參與,支持環衛工作,形成文明衛生的習慣,大力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公德。共同打造東方良好的衛生氛圍,是當今急需解決的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市民認為收了幾元的垃圾處理費后所有的衛生由環衛工來做,有的人門前不掃,垃圾隨意亂丟。當環衛工人指責幾句就破口大罵,有的車裝載泥沙不封密任憑一路揮灑,環衛局取證困難,處罰難度大。采訪中,一線環衛工人反映最大的問題是少數市民不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市民對環衛工作極不配合,往往是你一邊掃他一邊倒,有時剛保潔完畢,不一會又恢復原狀。保潔難度最大莫過于沿街的快餐店、老爸茶攤,個別客人衛生習慣極差,邊吃邊丟,一條干凈的大街被他們弄得污穢不堪。有的夜宵店收攤后不主動收集垃圾或者落實“門前衛生三包”不到位,造成垃圾成堆,豬狗成群扎堆搶食。
該局除了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日常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之外,還加強環衛執法,提高管理水平。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堅持管罰結合,提高城區范圍內清掃、保潔水平,規范市民不良行為。通過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讓機關單位、經營門店、住戶門前保持了整潔衛生,按照規范管理,嚴格考核的要求,做到明查暗訪相結合,定期組織市容環衛執法的檢查評比,切實履行職責,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堅持依法管理,對損害環衛設施和亂扔雜物、亂倒垃圾污水等污染環境衛生的人和事及時進行查處,予以處罰。據統計,去年來,通過加大執法力度,處罰違規行為130多宗,處罰金額2萬多元。雖然該局加強了對市容環境衛生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和市容環衛執法力度,但效果并不十分顯著。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它要靠喚醒全體東方市民的衛生意識,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中來。
掃凈一條大路,清潔一座城市,有人默默貢獻,有人甚至付出畢生心血。當您走在寬敞明亮的東方大道,您是否想起環衛工人的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默默奉獻的身影?他們不求馬路天使的稱號,東方的靚麗因為他們變得更好! 請愛護我們身邊辛勤勞動的清潔工人吧!就像愛我們自己一樣。當環衛工人凌晨在大街上辛勤勞作時,相信大多數市民還在夢鄉;當寂靜的大街上還未有一個人影的時候,他們早已拿著掃帚奔波在大街小巷,桔紅色的工作服在路燈的輝映下,閃爍著點點的光芒。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奉獻……
